学术工作坊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工作坊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学术工作坊第17期举办

日期:2025-10-24 点击数: 来源:

2025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学术工作坊第17期在匡亚明楼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3094室举行。此次工作坊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薛洁教授主持。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璐雅担任主讲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王立峰教授、殷冬水教授担任与谈人。

李璐雅同学以《从“贤妻良母”到“劳动英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形象重塑与政治动员》为题进行了汇报。她系统梳理了延安大生产运动期间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反思旧有观念、构建新型劳动英雄形象以激发妇女参与社会生产、实现个体解放、服务抗战建国目标的复杂过程。她指出,延安时期党的妇女工作所蕴含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于新时代继续推进妇女事业全面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评议与讨论环节,与会老师围绕论文的选题立意、分析框架和理论视角等内容展开了讨论。王立峰教授肯定了论文框架的清晰性,同时就核心概念的逻辑关系提出建议。他指出,应审慎思考“贤妻良母”与“劳动英雄”之间是否存

在简单的替代关系,厘清“形象塑造”与“政治动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结构上,应重新思考效能的分析维度,并将启示与经验部分清晰化、条理化。殷冬水教授肯定了论文的选题价值和论文的完成度,并着重就如何提升论文的创新性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学术论文需要明确相较于既有文献的创新点,阐明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定位;在叙事方面,要强化对动员背景的铺垫,以清晰的分析框架统合历史材料,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解放过程的矛盾性、复杂性、曲折性与长期性;在表达方面,要用学术语言来表达学术思想,体现学术研究的专业性、严谨性,贡献高质量的知识产品。

6B5BF

5605A

在自由讨论环节,彭斌教授、林奇富教授、黄峥博士、殷昊博士、戴鹏飞博士、王逸洲同学从理论阐释、机制分析、论文结构等方面对主讲人提出了建议。他们指出,论文需进一步凝练问题意识,明确学科定位,强化论证过程中的变量控制与机制呈现,凸显研究的科学性。

1A54D7

最后,周光辉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强调,论文的核心在于提出一个鲜明的“真问题”,即,与西方女权运动和民国时期新生活运动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实现解放的路径具有何种独特性?周光辉教授指出,学术研究应超越简单的史实描述,着力探究在中华文明传统与国家现代化的衔接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组织化”的道路推动妇女解放的,要基于详实的经验材料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组织体系、组织关系、组织运作机制,在中国共产党何以能成功通过“组织化”道路推动妇女解放问题上提供新解释,进而为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做出贡献。

3D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