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文明”研习营

首届“国家与文明”研习营-专题五: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延续性

日期:2023-11-08 点击数: 来源:

2023年11月7日晚,首届“国家与文明”研习营第六期专题研讨活动因天气原因改在线上举行,本次的研讨主题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延续性”。报名参与研习营的20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参与了本次专题研讨。此次活动由吉林大学鼎新学者博士后、首届“国家与文明”研习营指导教师赵德昊博士主持。

在文献汇报与评议环节,杨晨同学针对“Beyond War and Contracts: The Medieval and Religious Roots of the European State”进行了汇报。根据文章内容,杨晨介绍了欧洲中世纪的教会如何在历史发展中塑造了早期现代国家的制度形态与功能设计,并由此讨论了区别于战争与契约路径的现代国家形成机制。戴东亮同学围绕“Is Diversity Detrimental? Ethnic Fractionalization, Public Goods Provision, and the Historical Legacies of Stateness”进行了汇报。戴东亮结合文章中的数据和论证,介绍了为何既有研究所呈现的族群多样性与公共物品供给之间的负相关是虚假相关,而历史上的国家能力则同时影响着现代国家的族群结构与公共物品供给水平。李泓铭同学围绕“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进行了汇报。结合文章的论证,李泓铭从殖民者死亡率的角度讨论了发展中国家进行制度移植与制度维系不同情况,从而论证了殖民时期的国家建设影响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机制。田亮羲同学针对“The Effect of the TseTse Fly on African Development”进行了汇报。结合文章内容,田亮羲介绍了自然地理条件如何影响着古代国家的政治建设,并进一步论证了早期国家的政治发展水平如何影响着现代国家建设的成败。

在评议及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围绕研讨文献中对重要概念测量方法的创新,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对现代国家建设的不同影响展开了讨论。

在问题研讨环节,赵德昊博士围绕上次活动所布置的研讨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赵德昊从内在结构性约束的延续性、政治角色的延续性以及制度设计与功能的延续性等角度介绍了现代国家建设呈现历史延续性的机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延续性如何影响着多元现代化道路的形成。

最后,赵德昊博士就下一期专题研讨的文献进行了介绍,布置了下期活动要研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