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晚,第三届“国家与文明”研习营第六期专题研讨活动在匡亚明楼3094室举行,本次研讨的主题是“技术与国家-社会关系”。报名参与研习营的二十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参与了本次专题研讨。此次活动由吉林大学鼎新学者博士后、第三届“国家与文明”研习营指导教师殷昊博士主持。
在文献汇报与评议环节,李俊霖同学对《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一书的前半部分进行了阅读汇报。他提出,本书的特色在于其采取了分解式研究的新视角,对中国互联网政治做了政治学分析:国家与社会在围绕互联网的互动中都不是铁板一块,复杂的条块利益、社会群体和地方政府使得中国互联网政治存在着碎片化现象。这一研究视角使得本书在信息技术与社会运动、国家监管与控制机制、信息技术与集体行动等问题上有着独到见解。最后,李俊霖同学指出,国家与社会在围绕技术问题的博弈中有着不同的逻辑,国家往往致力于推动科技技术快速发展和控制新技术带来的政治风险,而社会则追求技术民主以及技术服务于公共利益。
马嘉玮同学围绕《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一书的后半部分,对互联网在中国促进公民参与、集体行动和政治变革等问题进行了讲解。他指出,互联网能够推动社会资本的发展,进而推动公民参与和集体行动。互联网的高信任度使其在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家在处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和集体行动中有着灵活的战略,这使得那些对国家有建设性的集体行动有了成功的可能性。马嘉玮同学通过孙志刚案、非典疫情等案例具体解释了网络政治参与和网民集体行动的形态,以及其对国家政治发展的影响。最后,他讨论了信息技术推动政治变革的可能性,提出国家和社会力量通过在网络平台的密集互动而实现了相互塑造,为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韩雨希同学以“智能的手机改变‘沉默的非洲’”为题,对“Liberation technology: Mobile phones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in Africa”一文进行了阅读汇报。她指出,本文讨论了信息与通信技术对社会运动的影响,并以非洲雷击数据作为工具变量,验证了手机覆盖率在经济下行时期对社会运动的显著推动作用。韩雨希同学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数据、方法和结果,并结合一些信息技术促进社会运动的案例,讨论了信息通信技术在世界不同地区对社会运动的积极影响。最后,她指出,本文对非洲社会运动的关注有助于打破我们对非洲政治的刻板印象。
在评议和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本次活动主题交流了观点。殷昊博士对本次主题研讨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他提出,“互联网政治”是技术影响介入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领域,应当着眼于互联网政治的时空性,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关注建立对技术政治,尤其是技术与国家-社会关系的总体理解。中国互联网政治是在技术、国家、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发展的,展现出了不同于西方互联网政治模式的新可能。最后,殷昊博士结合本次研讨文献,对定量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