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上午,第五届“国家与文明”研习营第一期专题研讨活动在匡亚明楼3094室举行。报名参加研习营的20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了本次专题研讨。此次活动由第五届“国家与文明”研习营指导教师殷冬水教授主持。
在文献汇报与评议环节,宋佳运同学汇报了“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一文的主要内容。宋佳运同学指出,文章的核心立论在于现代社会中“国家认同是国家建设本身的问题”,国家认同是在人与国家之间互动中形成的,国家认同主要体现为对国家制度体系、公民身份与权利、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宋佳运同学认为,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国家认同构建的主要议程,分析了国家认同对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为理解现代国家建设与认同建构的内在关联提供了兼具学理深度与现实指向的视角。

李振航同学汇报了“领土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构建一种更完备的国家认同理论”一文的主要内容,梳理了文章对领土认同的概念界定、领土认同与制度认同及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深入剖析了领土认同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李振航同学认为,文章基于中国个案的研究,从比较的视角,分析了国家认同研究的不同理论范式,对已有国家认同理论范式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领土认同为核心的国家认同理论范式。李振航同学结合文章内容指出,领土认同作为制度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前提,塑造了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当代政治制度实践的国家认同,为构建一种更完备的国家认同理论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郭瑞雪同学汇报了“The Concept of National Identity, New Community”一文的主要内容,系统梳理了认同概念的四种理解,对流行的认同概念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提出了自己对认同概念的新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家认同的概念,具象化了国家认同的对象,讨论了现代国家认同危机形成的根源,提出了现代国家认同构建中面临的“悖论”。郭瑞雪同学结合文章内容指出,政治认同是界定国家认同的要素,涵盖政治运行的原则、价值观、政治话语等要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德美两国国家认同构建进行了案例比较分析。最后,郭瑞雪同学总结了文章研究的不足。

在评议及研讨环节,殷冬水教授指出,本期研讨的核心任务,是要弄清楚何为国家,何为认同,何为国家认同,何为国家认同构建。国家认同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议题,本期研讨的中心任务是要弄清楚如何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理解国家认同,研究国家认同建构,只有理解了国家认同,才能为后续深入讨论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围绕“国家”、“认同”、“国家认同”等概念,同学们进行了深入讨论。

最后,殷冬水教授勉励同学们立足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注重现实关切与理论创新的结合。同时就下一期专题研讨的文献进行了介绍,布置了下期活动要研讨的问题。
